2025年1月15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贵州省委举办的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大会在遵义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讲话。中央有关部门、贵州省、南部战区有关负责同志,各界群众和部队官兵代表共约1000人参加。各级媒体第一时间刊发、转载大会实况。在新征程上传承弘扬遵义会议精神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遵义会议会址 (肖湘黔 摄) 2024年,以迎接遵义会议90周年为主线,遵义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纷呈,宣传强势催人奋进。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殷殷嘱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聚焦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主题主线,大力弘扬学习风气、团结正气、实干锐气,牢牢把握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推动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开新局、展新篇,奏响昂扬的时代强音。 高扬思想旗帜,奏响时代强音 时代孕育思想,思想指引航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深入推进。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政治任务,创新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式,扎实推动理论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全市上下深学细悟笃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乌江谷缘到大娄山脉,17支市、县两级党委宣讲团,70余支“理论宣传二人讲”市县两级示范宣讲队活跃在黔北大地,面对面宣讲,心贴心交流,讲的是党的创新理论,说的是发展故事,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来到群众身边,走进百姓心田。 遵义市理论宣讲创新栏目《黔北讲坛》开讲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通过开展集中学习研讨和专题讲座,“交叉互听”“列席旁听”统筹推进,理论专栏在各级主流媒体频频登场,大力宣传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市理论学习更规范、理论研究更有效。 唱响主旋律,传递好声音。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正能量、振奋精气神。 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突出抓好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统筹做好新质生产力、“四新”“四化”、重大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主题宣传,聚焦“推动遵义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主题,全市举办新闻发布活动70余场,用心用情讲好遵义故事,持续向外界展示遵义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央视综合频道《三餐四季》节目走进遵义 遵义好故事接连登场,遵义好形象更加闪亮。央级省级媒体一大批重头报道、融媒体产品接连唱响,记录着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步伐,遵义名片越擦越亮?!盎鲋泄?多彩世界”国际交流周活动,覆盖海外受众超2亿人次,海外传播账号“In Zunyi(在遵义)”影响力不断增强。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奔岢滞沤嵛榷ü木ⅲ龃笞銮空嫘?,遵义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强大活力。按照“做优中心、做强集团”要求,我市持续深化媒体融合改革,进一步优化平台建设,巩固市级媒体融合改革成果。市县两级媒体加快推进融合发展。市新闻传媒中心体制机制改革项目获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提名。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 遵义是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的革命圣地。 2024年以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工作部署,认真落实省级层面“开好纪念大会和做实理论研究、抓好展陈提升、推动电影拍摄、做好宣传引导”主要安排,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市级层面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群众文化、成就展示四方面系列活动,为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营造了浓厚热烈的良好氛围。 触摸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镌刻彰显伟力的发展巨变。 阳春三月,遵义纪念公园中歌声飞扬,来自遵义之声合唱团和遵义之声交响乐团的50多名群众,用饱满的热情和激昂的歌声展现了新时代的风采。“经典歌曲人人唱”群众性文艺活动拉开了序幕。 遵义市“经典歌曲人人唱”群众性文艺活动 “《长征组歌》大家已经唱了几十年,都非常热爱这些歌曲。为了迎接遵义会议90周年,我们一定会把长征组歌、红色老歌唱好。” 对于遵义之声合唱团和遵义之声交响乐团共50名队员而言,这些歌曲不仅代表了他们的青春记忆,更代表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殷切向往。 2024年8月2日至3日,由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指导,贵州师范大学、中共遵义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遵义会议精神”理论研讨会在遵义举行。来自北京、重庆等地的100余位与会代表围绕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开展研讨交流。 追寻永续相传的红色薪火,激昂而今迈步的奋进之志。 “遵义会议 伟大转折——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专题展览‘行进中的遵义会议纪念馆’”联合巡展在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进行 2024年,“遵义会议 伟大转折——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专题展览‘行进中的遵义会议纪念馆’”联合巡展先后走进广东珠海、贵州铜仁、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广西大学。 “广西和贵州一衣带水、山水相连。让师生在校园里沉浸式地了解这段历史,深刻感悟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非常有意义?!?nbsp;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吴达慧认为,将遵义会议纪念馆“搬”到广西大学,如同构建了一堂大思政课。 2024年12月23日,“新时代新征程央地媒体遵义行”主题采访在遵义启动 2024年12月22日至28日,17家中央媒体、长征沿线14个省份29家主流媒体,以及省内媒体90余名记者开展“新时代新征程央地媒体遵义行”主题采访。他们深入遵义市9个县(市、区),探访了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等35个重要点位,行程逾2000公里。 “在行进穿梭中倾听历史深处的回响,深切感受伟大转折的艰辛和壮烈?!薄按舜沃魈獠煞?,既是作为一名记者的业务锻炼之旅,也是赓续红色血脉感悟赤诚初心之旅,更是触摸革命老区发展脉动之旅。”精神的洗礼,激励着参与采访的新闻工作者精品迭出,全网登载相关信息3100余篇。 《长征路上向“新”行》融媒体作品报道图 推出“长征之路”“初心之路”“奋斗之路”系列报道,《长征路上向“新”行》等原创融媒体作品1000余条次,众多优秀作品获全网全省推送,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系列话题阅读量累计超过2.2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新时代正能量、主旋律持续振奋人心。 紧扣新媒体开路、传统媒体跟进,新老滚动、上下联动、内外互动融媒体传播手法,多面出击强质效、打好阐释组合拳,把准时机抢时效、守好舆论制高点,遵义市交出了合格答卷。 弘扬主流价值,凝聚精神力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遵义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弘扬主流价值、践行为民初心。 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开展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推动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黔北大地不断汇聚,润物无声,成风化人。 《伟大转折》剧照 2024年,红色文化沉浸式演出剧目《伟大转折》持续热映。红军山下,伟大转折剧场,以“小华佗”为主线的红色故事展现了“长征”的波澜壮阔。累计演出800余场、观影28万余人次。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传递的是丰盈的爱国情怀。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靶凶叩乃颊巍亩沙嗨銎姹焙焐幕T靶?,覆盖师生2.6万人;305场次“经典歌曲人人唱”活动,42万余人参与,嘹亮歌声唱响名城各地;红色研学大活动吸引36.8万余名学生参与,沉浸式了解遵义故事,传承遵义红色文化…… 四渡赤水纪念馆“红色思政大课堂”暨“行走的思政课——四渡赤水出奇兵”主题展走进遵义医科大学 “赤水市新时代茶馆嗑子匠”“习水——四季如歌”列为全省重点交流文明实践项目;湄潭县“茶话湄江”、凤冈县“民声总台”等“一区一品牌、一县一特色”亮点纷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滥办酒席、低俗婚闹等陈规陋习进一步得到治理扭转,新风正气更加充沛。 树典型,强宣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持续深化。 2024年,全市6人入选“中国好人”候选人、3人入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缅怀革命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稻田七夕·旺见美好”“舞动新时代 共筑文明城”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7800余场,文明创建氛围愈加浓厚。 一件件作品,一次次活动,一项项举措,激发的是群众心底最深层、最持久的爱国情感,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主旋律更加昂扬。 深耕文化沃土,厚植文化自信 在遵义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交相辉映,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文化凝聚人心,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方圆不到十里的沙滩,清代乾隆以后的100余年间,以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为代表的人才辈出,著述丰富,饱含人文精神内涵,至今熠熠生辉。 文化展示季、游园寻诗会、“九九重阳晒诗会”、“沙滩文化”发展座谈会……遵义不断探索“沙滩文化”资源?;ご杏肟⒗玫男侣?,“求是求诚 锄经兴邦”的文化内涵不断得到升华提炼,先贤的才情学识、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徐徐呈现。 文化底蕴厚重的遵义,围绕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艺为载体讴歌人民、抒写时代;正安娜塔莎乐器制造有限公司荣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文艺作品获贵州省2023年度文艺精品奖励,《沙滩探谜》《马背摇篮》获贵州省第十四届“杜鹃书荟”曲艺大赛二等奖……一大批精品力作涌现,黔北文化创新转化、硕果累累。 大型杂技秀《绮境》演出照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发展实践探索不断创新,发展相得益彰。 2024年7月1日,大型杂技秀《绮境》在遵义市汇川艺术中心精彩首演,共计演出115场,接待观众近7万人次,实现收入275万元,演出票房实现新突破。 竹海、傩戏、瀑布,民族文化、酱酒文化……杂技秀结合现代舞台科技,将杂技的惊、险、奇与贵州山水的美、灵、韵巧妙融合,成为遵义打造文旅融合精品的又一生动实践。 桐梓“村晚” “遵义1935”红色文化旅居生态圈、播州·乌江寨休闲度假生态圈、中国茶海康养旅居生态圈、务川·仡佬之源民俗康养旅居生态圈,绥阳稻田音乐节、桐梓村晚、正安吉他音乐节、新蒲演唱会,余庆“贵州斗舞会”、务川“村光大道”,以打造一流旅游城市为目标,遵义各地积极构建四季各异的文旅融合场景体系。 2024年,全市20个生态圈新增业态近2000个,推出场景近1600余场次。遵义全年接待游客1.27亿人次、旅游总花费1488亿元、游客人均花费1165.49元,同比去年均有增长。 2024年,国庆假期期间的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 扬帆奋进新时代,昂首阔步新征程。 华章日新。迈步2025年,遵义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以更加昂扬奋进的身姿、坚定稳健的步伐,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下,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满怀豪情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遵义实践贡献力量。 编辑:宋胜海 责编:胡笳 编审:徐飞
网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