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月月凑份子钱,现在手头宽裕多了!”站在自家干净整洁的小院里,习水县二里镇井坝村村民刘大姐笑着算起经济账,“省下的钱给娃买了学习资料,还能添置几件新衣裳。”自今年2月井坝村推行移风易俗新举措以来,像刘大姐这样感受到生活变化的村民不在少数。这场从“人情债”突围的乡村治理实践,让井坝村焕发出崭新的文明气象。 群众会上定规矩,村规民约聚共识。大家的事大家议,自己的规矩自己立。滥办酒席治理难,难在“面子关”“人情关”。井坝村坚持“群众主体”原则,通过“三步走”凝聚共识:一是开门纳谏听民意,召开10余场群众会、院坝会,组织村民围绕“哪些酒席该办、礼金怎么管”等问题热烈讨论,梳理出乔迁酒、满月酒、生日酒、开业酒、参军酒、升学酒等6类突出违规酒席。二是集体表决立章程,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将群众意见转化为《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篇》,明确“只办红白事,不办其余事”,酒席报备,文明办酒,同时保证“时不过三、礼不过百”,诚实守信,不拖欠礼金。三是签字捺印共遵守,全村村民在自觉抵制滥办酒席承诺书上签字,承诺“违反条款自愿接受处?!?,让“软约束”变成“硬规矩”。 承诺签到百家户,礼金本子管人情。为根治“人情债”顽疾,村两委推出两项“实招”,一是家家签订承诺书,印发《抵制滥办酒席承诺书》,由户主签字后张贴在堂屋显眼处,提醒全家严守规矩。村民老周说:“签了字就像立了‘军令状’,再办‘无事酒’自己都脸红!” 二是礼金本子记明细,向每户发放统一印制的“礼金登记本”,要求记录每一笔人情往来,看账还情?!肮ニ胬窨磕宰蛹牵衷诒咀由弦磺宥?,谁家多收礼金,翻本子就知道!”村民余大姐感叹。 红白理事强监督,黑榜红榜促新风。井坝村8个村民小组均成立了由老党员、致富带头人、村民代表组成的“红白理事会”。理事会上门管得宽,红黑榜前论长短。一是严格审批把关,村民办嫁娶喜事须提前7天向理事会申报,丧事一天内向理事会申报,理事会审核通过后方可操办。二是现场监督指导,酒席办理期间,理事会成员到场核查是否超标收受礼金、攀比用餐标准,是否发生低俗婚闹、观看低俗视频等不文明行为,发现不当行为立即叫停。三是追缴违规礼金,对顶风违规办酒者,理事会联合村委会上门追回全部礼金;对不诚实守信,拖欠礼金的,理事会上门监督一次性送还过往累计差欠礼金,并进行黑榜曝光,将滥办酒席者姓名、事由在公示栏张贴,并通过群众会点名批评。同时,对年度模范遵守规定的家庭,每年奖励50文明积分;对70岁及以上老人未办“满十”寿宴的,一次性奖励200文明积分,积分可到指定超市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新风入心见实效,文明乡风扑面来。酒席少了负担轻,邻里和谐日子甜。自2月实践以来,井坝村滥办酒席现象得到根本扭转。一是人情支出大幅下降,每户随礼金额大幅下降,村民感慨“一年下来的话,攒下的钱够买一头牛了”。 二是文明办酒已显雏芽,2月以来全村仅办理婚丧酒席5场,未发生滥办酒席情况,同比减少30%左右,且均控制在小规模、低标准。三是干群关系更加紧密,村干部带头简办婚丧嫁娶,村民纷纷效仿学习,“比排场”变成“比文明”。 如今的井坝村,少了酒席的喧嚣,多了农家书屋里的读书声、广场上的欢笑声。村民都说:“村规民约不是‘墙上画’,而是‘心头秤’,这新风,咱得一直树下去!” 编辑:宋胜海 责编:伍韵 编审:胡笳
网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