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附近200元二维码-100元附近学生,附近一百元约,同城快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村镇
赤水市天台镇:“11224”模式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时间:2025-06-30     来源:赤水发布    

  自“两清两改两治理”开展以来,赤水市天台镇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兼顾,全面布局,创新“11224”(打造一个点,管理一条线,建立每周大扫除和门前三包两个机制,利用红黑榜和文明积分两个载体,落实发放一份倡议书、开好一场群众会、开展一次敲门行动、组织一次卫生家庭评比‘四个一’行动)工作模式,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推动“两清两改两治理”取得实效。

  打造一个点,树立示范标杆。各村通过摸排,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选取一个聚居区域打造示范点,采取“一点一策”“一户一策”的方式,集中资源和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发动党员、人大代表、群众和“乡帮会”成员对示范点内的生产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杂物等进行彻底全面清理,把房前屋内清理成“干净院”“整洁屋”“明亮室”,把闲置空地打造为“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形成了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累计清理乱堆乱放1069处,清理残垣断壁64处,新改建圈舍1个,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套,新建化粪池173个,新设置垃圾收集点18处、设置垃圾收集箱18个,农村垃圾清运率100%。 

  管理一条线,压实责任链条。以各村主干道作为重点攻坚路线,通过“联系包村领导+镇村包组干部”责任包保体系,党员、人大代表和村民组长带头示范,村民参与日常保洁和维护,对主干道垃圾、路面、绿化养护、广告牌等进行全面清理,并引导周边个体户参与“两清两改两治理”,形成多方共治、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保障主干道环境整洁、交通顺畅,打造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环境。累计完成主干道、通村公路清理20余公里。 

  建立两个机制,强化制度保障。一是建立每周大扫除机制。以网格为基本单元,制定每周大扫除计划,明确时间、参与人员、清扫区域及标准,动员党员干部、人大代表、“乡帮会”成员以及群众每周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重点清理背街小巷、房前屋后、沟渠河道等卫生死角,对垃圾杂物进行集中清运。累计开展大扫除150余次,清理河道12公里,清理垃圾40余吨。二是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制定完善“门前三包”宣传单,明确商户、群众的具体责任。结合“八九不离十”工作法,镇村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同时向商户、群众宣讲责任清单内容,让他们知晓自身职责,主动参与卫生清理。累计走访商户、群众600余户,发放、张贴“门前三包”宣传单600余份。 

  利用两个载体,营造浓厚氛围。一是用好文明积分。结合“文明实践·乡帮会”“十无一讲一提升”,制定完善文明积分加减分项,通过文明积分兑换奖励,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自觉维护家庭环境卫生,积极参与“两清两改两治理”。累计开展“文明实践·乡帮会”活动10余场次,参与群众300余人次,文明积分兑换奖品300余件,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二是用好“红黑榜”。各村在红黑榜开设“两清两改两治理”专栏,对环境卫生保持较好的进行红榜表扬宣传,对保持较差的进行黑榜曝光公示,激发商户和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环境卫生长效巩固。通过公示不文明行为和突出问题,形成人人讲卫生、人人爱卫生的良好氛围,实现群众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自觉。

  开展“四个一”行动,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发放一份倡议书。制作“两清两改两治理”倡议书,组织镇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志愿者通过群众会、赶集日、乡帮会活动等,在集镇、学校、聚居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发放倡议书。倡议书明确了“两清两改两治理”的目的、意义、要求以及群众参与方式等,号召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共同参与环境整治工作。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参与意识。二是开好一场群众会。以村民小组为单元,镇村党员干部通过群众会、院坝会等广泛宣传“两清两改两治理”,用大白话、顺口溜等方式,向群众宣讲内容、目标和计划,现场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答群众疑问。通过群众会,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并邀请表现突出的群众代表分享经验,通过政策宣讲、先进典型示范等方式,提高群众对“两清两改两治理”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目前,通过群众会、院坝会、赶集等形式开展宣讲50余场次,覆盖群众2500余人次,累计发放倡议书、宣传手册2500余份。三是开展一次敲门行动。结合“五做十问”“四下基层”工作法,组织镇村干部开展“敲门行动”,逐户宣传“两清两改两治理”。累计走访群众850余户,现场查看群众家庭环境卫生情况,帮助群众打扫房前屋后、整理柴草农具、整齐叠放衣物、清理水缸灶台等。同时,向群众讲解环境卫生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实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四是开展卫生家庭评比。结合“文明积分”制定完善卫生家庭评比标准,从家庭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到绿化美化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通过网格推荐、村民议事会评定,评选出一批卫生家庭,并进行表扬奖励。对评选表扬的卫生家庭通过“红黑榜”进行公示宣传,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家庭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了更多群众参与到“两清两改两治理”中来,营造了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人居环境整治氛围,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天台镇通过“11224”工作模式,形成了以点促线、以线带面、点面融合的良性循环,促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下一步,天台镇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持续巩固成果,推动“两清两改两治理”再上新台阶,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良好人居环境。

编辑:宋胜海

责编:伍韵

编审:胡笳

 

  1. 上一篇:
  2. 下一篇:“遵”行新风尚·文明我先行 | 道真自治县玉...
责任编辑:宋 胜海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